简历是我们走向社会的敲门砖,一份好的简历可以向应聘的企业更好地展示自己,为进入面试增加机会,从而赢得一份心仪的工作。
因此,怎样制作一份好的简历,就变得至关重要。接下来,本文将从简历的模块介绍以及各模块制作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大家制作出一份精美的简历。

个人信息
求职意向是求职者对所应聘职业的定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求职者的求职偏好,主要包括:意向岗位、意向城市等。
包括求职者的学历信息,曾就读的学校、所学专业及辅修专业、交换学习经历等。
这一板块非常重要,企业的HR在查看简历时,最感兴趣的就是求职者的工作/实习经历以及学生工作经历,这部分是展现求职者的个人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重点,也是整个简历最具有亮点的地方。一定要列出自己曾经的工作/实习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内容、所取得的成果等,切忌只列出岗位而不具体陈述工作内容,HR关注更多的是工作内容和成果,而不仅仅是工作岗位。
学生工作经历
可以写出自己的技能,最好是与意向职位相关的技能,以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性。如应聘新媒体行业,可以写公众号运营能力,PS、AI、PR的使用等,最好说明熟练程度。罗列一些基础性证书如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证书等。




对企事业单位来说,每场招聘都会收到大量简历。过于详细的简历可能会给人留下记流水账、无重点、缺乏逻辑的印象且难以突出应聘者的核心优势。因此,应该确保简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用数字加结果来说话,尽量让HR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应聘者所具备的能力和价值。
简历应明确应聘者的求职意向或应聘岗位,并根据应聘者的意向罗列相关的学习工作经历,为HR快速捕捉并评估应聘者的就业能力及相关岗位适配度提供便捷。不同的求职目标决定了简历中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应聘者不可采取一式N份的简历制作方式,应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制作应聘简历。
简历中的各项内容应当实事求是,在不违反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当修改,但必须在个人可控的范围内。从事实出发制作简历,才能在应聘者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信任。过度包装是制作简历的一个忌讳,相关单位要招聘的是具有真才实学、德才配位的人才。且企事业单位面试官多为经验丰富的相关行业从业者,在简历中注入过多虚假内容终会暴露,从而影响面试官对应聘者的印象和能力评估。

使用方法
登录“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网站,点击“学生服务-简历制作”模块,登录山东大学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网址:https://job.sdu.edu.cn/)
登录后点击“我的简历”,即可进入乔布简历网站,点击“新建简历”,即可进入免费制作、选择简历模板。
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简历模板。
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模板并点击“使用此模板”即可开始编辑啦~
编辑完成后单击“下载”按钮即可按需下载不同格式简历。

不“海”投简历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求职简历中写明求职意向的简历占 64.8%,而求职意向与所投职位相关的仅占 12.6%。许多大学生怀着“广撒网多捞鱼”的心态,在线下招聘会广泛投递纸质简历,在网上招聘批量投递电子简历,认为投的简历越多,找到合适工作的胜算越大,但往往事与愿违。其实大学生找工作应当有选择性,根据自身定位和实际情况精心挑选适合自己的单位,有针对性地准备并投递简历。
不“跟”投简历
不少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时存在“跟风”、“从众”现象,在社会压力和他人影响下向相关单位投递简历,有时甚至放弃个人意愿,盲目跟从他人。看到招聘会现场哪个单位前面人多就往哪个单位投;看到别的同学都去应聘某家单位,自己也跟随前去;听到别人说某家单位不错,自己便在网上投简历应聘。其实别人的选择只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大学生投递简历时应该先对应聘单位做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对该单位招聘岗位与自己的适配度做出判断。多次无效的投递不仅会消耗大学生的精力,还可能会打击到大学生的自信心。
当下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会采取网络招聘的方式寻觅人才,网上投递简历也自然成为简历投递的主流方式之一。在网上投递简历并不像线下投递纸质简历那样简单,其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
简历文件命名
建议采用格式:
应聘XX岗位-姓名-学校-手机号
(或者按照所投递企业要求的格式)
举例:
“姓名+学历+学校+实习时间+应聘岗位+意向城市”
“XXXX届应届生岗位+院校+姓名+应聘岗位+意向工作地”。
简历邮件投递
推荐使用163邮箱,邮箱名可以使用自己名字拼音。
简历文件格式
如果应聘的是外企,建议使用PDF格式,显得更专业。
如果应聘的是比较传统的企业,建议使用Word格式。更保险一点的做法是使用兼容版的,以防HR打不开。